廣州晟捷消防工程有限公司——干粉滅火器所有范圍滅火器充裝灌粉
1 干粉滅火裝置的安裝應按經審核或備案的設計圖紙和相應的技術文件進行。當需要進行修改時,應按有關規定變更。
2 安裝前應具備下列條件:
1 經審核或備案的設計圖紙和相應的技術文件。
2 干粉滅火裝置及其主要組件的使用、維護說明書。
3 出廠合格證。
4 機構出具的合格檢驗報告。
5 設計單位已完成安裝技術交底。
廣州晟捷消防有限公司——干粉滅火器充裝年檢維修滅火器充裝灌粉
安裝現場應具備下列條件:
1 實際的防護區、保護對象與設計相符。
2 現場預埋件和預留孔洞等安裝條件符合設計要求。1 干粉滅火裝置可用于撲救下列火災: a) A 類火災,固體物質表面火災; b) B 類火災,液體或可熔化的固體物質火災; c) C 類火災,氣體火災; d) E 類火災,物體帶電燃燒的火災; e) F 類火災,烹飪器內的烹飪物(如動、植物油脂)火災。 5.1.2 干粉滅火裝置不適用于撲救火災的種類應符合 GB 50347 的規定。 5.1.3 干粉滅火裝置使用環境溫度應符合 GA 602 的規定。 5.1.4 多具干粉滅火裝置聯動,其噴出干粉滅火劑的時間差,應符合 GA 602 的規定。 5.1.5 干粉滅火裝置不宜設置在易受碰撞、受日曬雨淋的位置。當干粉滅火裝置設置在上述位置時,應帶有保護罩。
非貯壓干粉滅火裝置安裝現場的預埋件、預留孔和墻體(柜體)等應能承受干粉滅火裝置啟動時產生反作用力。
廣州晟捷消防有限公司——水基型滅火器充裝年檢維修廠家滅火器充裝灌粉
水基滅火器的原理水基型滅火器在噴射后,成水霧狀,瞬間蒸發火場大量的熱量,迅速降低火場溫度,抑制熱輻射,表面活性劑在可燃物表面迅速形成一層水膜,隔離氧氣,降溫、隔離雙重作用,同時參與滅火,從而達到快速滅火的目的。水基型滅火器之所以能夠滅電火是因為,純凈的水和空氣是不導電的,只有其中的雜質到了一定密度才會導電,所以增加空間等于減小密度,也就是,減小水霧滴大小=增加水霧滴之間的距離(增加整體空間)=降低同數量下的空間雜質密度,也就降低了電的傳導能力,所以水基型滅火器可以撲滅一般的電類初期火災。
廣州晟捷消防有限公司——水基型滅火器批發零售廠家滅火器充裝灌粉水基型滅火器分三種,即:清水滅火器、水基型泡沫滅火器和水基型水霧滅火器,水基型水霧滅火器可以用于撲滅電氣火災。
為什么?因為,在水基型水霧滅火器瓶中是高壓的水與氮氣(壓力大于1.2兆帕,溫度20度下)共存 ,使用時,水從噴嘴中噴出,形成粒徑很小而不導電的霧狀水,,這種霧狀水能滅火又不會導致觸電。
水基型水霧滅火器,它是通過在水中添加少量的有機物或無機物,改進水的流動性能、分散性能、潤濕性能和附著性能等,從而達到提高滅火效率的一種高科技環保型滅火器。具有綠色環保、阻燃、抗復燃性強、滅火速度快、滲透性強等優點。
這種滅火器一般設置在輕危險等級場所,如,配置在日常用品的小賣店、未設集中空調、計算機、電子計算機、復印室等設備的普通辦公室、旅館飯店的客房和普通的住宅等場所。
廣州晟捷消防有限公司——二氧化碳滅火器充裝維修年檢公司滅火器充裝灌粉
二氧化碳滅火劑是一種具有一百多年歷史的滅火劑,價格低廉,獲取、制備容易,其主要依靠窒息作用和部分冷卻作用滅火。二氧化碳具有較高的密度,約為空氣的1.5倍。在常壓下,液態的二氧化碳會立即汽化,一般1kg的液態二氧化碳可產生約0.5立方米的氣體。因而,滅火時,二氧化碳氣體可以排除空氣而包圍在燃燒物體的表面或分布于較密閉的空間中,降低可燃物周圍或防護空間內的氧濃度,產生窒息作用而滅火。另外,二氧化碳從儲存容器中噴出時,會由液體迅速汽化成氣體,而從周圍吸收部分熱量,起到冷卻的作用。
有流動性好、噴射率高、不腐蝕容器和不易變質等優良性能,用來撲滅圖書,檔案,貴重設備,精密儀器、600伏以下電氣設備及油類的初起火災。
使用方法 先拔出保險銷,再壓合壓把,將噴嘴對準火焰根部噴射。
注意事項使用時要盡量防止皮膚因直接接觸噴筒和噴射膠管而造成。撲救電器火災時, 如果電壓超過600伏, 切記要先切斷電源后再滅火。
廣州晟捷消防有限公司——二氧化碳滅火器生產廠家滅火器充裝灌粉
應用范圍適用于A、B、C類火災,不適用于金屬火災。撲救棉麻、紡織品火災時,應注意防止復燃。由于二氧化碳滅火器滅火后不留痕跡,因此適宜撲救家用電器火災。
二氧化碳滅火器利用所充裝的液態二氧化碳噴出滅火的滅火器。由筒體、瓶閥、噴射系統等部件構成。分為:(1) 手提式二氧化碳滅火器。總重量小于或等于28kg,其規格有2kg、3kg、5kg、7kg四種; (2)推車式二氧化碳滅火器。總重量大于28kg,其規格有20kg、25kg兩種。二氧化碳滅火器適用于撲救各種可燃液體和可燃氣體的初起火災。以及帶電設備和精密電子儀器、貴重設備的火災。但不宜在室外刮大風時使用,在窄小和密閉的空間使用后,要及時通風或人員撤離現場,以防窒息。